上党梆子艺术特色

上党梆子的音乐绝大多数是从民间音乐(如八音会曲牌)直接吸收而来。在上党梆子原有的200余个曲牌中,绝大部分是民歌音乐、民间小调、乐户吹奏的曲牌。

上党梆子的音乐绝大多数是从民间音乐(如八音会曲牌)直接吸收而来。在上党梆子原有的200余个曲牌中,绝大部分是民歌音乐、民间小调、乐户吹奏的曲牌。有些曲牌如《靠山吼》、《小开门》、《一串铃》、《葡萄架》、《四六》等,至今剧团和八音会同谱演奏,像《慢跺板》,在农村少数巫婆上香时仍哼的是这曲调。

据统计,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其中梆子戏近六百个,皮黄戏九十多个,昆曲十多个,罗罗腔戏和卷戏各数个,代表性剧目有《三关排宴》、《天波楼》、《雁门关》、《闯幽州》、《董家岭》、《巧缘案》、《夺秋魁》、《甘泉宫》、《东门会》、《徐公案》等,其中一些剧目完全为上党梆子所独有。

上党梆子的脚色行当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种,各行当的基本表演程式名为“三把”,运用时演员挺胸昂头,稳健有力。其表演风格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简练明快,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京剧影响,有所变化。上党梆子的舞台装置有“设大朝”的讲究,脸谱图案也十分独特。旦角还有一种名为“破面”的化装,带有元杂剧的遗风,即用白粉在剧中品行不端者右眼睑上横划一笔,或在角色右颧骨处画上一朵小小的兰花或菊花。

分享到:

上一篇:上党梆子的艺术   下一篇:上党梆子的音乐与唱腔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