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采茶戏是产生、流传 在湘赣边界萍乡市及其邻近的一种载歌载舞的、乡土风味浓郁的地方戏曲。曾被誉为“江西的评弹”、“一朵绚丽多姿的山茶花”。
萍乡采茶戏音乐是在萍乡民歌、采茶灯歌和小调的基础上产生、衍变而发展起来的,他属于“曲调连缀体”。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特殊原因,萍乡采茶戏音乐具有赣南采茶戏音乐、长沙花鼓戏音乐和赣中采茶戏音乐相综合的特点,既粗犷开朗,又优美深情;既朴实真挚,又诙谐风趣,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萍乡采茶戏的唱腔曲调依不同的调式色彩、旋律特征和曲式结构,分为“采茶调类”、“神川调类”、“民歌小调类”、“词调类”。有的曲调又因行当(生、旦)的不同,声腔又有“正韵”、“派韵”之分,具有同曲异腔之妙。
萍乡方言声调柔和,具有客家、赣、湘方言的综合色彩,萍乡采茶戏音乐腔则同萍乡方言声调紧密结合。“依字行腔”,是她传统的创腔规律,依语言声调和人物感情的不同,唱腔上、下句旋律产生大同小异的变化,听去轻重强弱、抑扬顿挫、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传统的乐队伴奏分左场、中场和右场(即文场和武场),系民间小型乐队建制,人员精简,一专多能,灵活机动。其主奏乐器有:唢呐(分大、中、小青)胡琴(也叫瓮琴),发音响亮,粗犷浑厚,锣鼓合奏,热闹欢快,乡土气息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