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采茶戏有自己独特和较完整的表演程式,戏中的脚色行当、唱腔及吹奏曲牌很具特色。
其一,脚色行当原来只有旦角和杂脚之分,发展到今天有生、旦、末、丑四大行当,与花鼓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戏、彩调剧、粤剧等剧种略同。但“唱采茶”,只演文戏,不擅长武戏,独特的传统表演有扇花、中花、钱尺花、酒杯花、“交叉跪转步”、“七点梅”台步。有杂脚的大胯走“矮马”、走“裤裆旗”和竖姆指的顺手顺脚;还有旦角的扭腰出胯摆步,走“娥眉月”等。
其二,唱腔主要以“茶腔”为主,还有“大”、“盘茶”、“钓蛤腔”、“正茶”、“南音”、“十里花”、“四平腔”等。
其三,锣鼓和吹奏曲牌有“茶花锣鼓”“长流水”撞点”“冲头”“点板”“洗子板”“三排九”“采茶快板”“游台曲”“四不正”“牌子尾”“五马巡城”等。
伴奏曲原始锣鼓发展到今天多种乐器,从而改变了伴奏单一的局面,这样既加强了音乐衬托感,又增添了剧情气氛,使采茶更具有欣赏性。如今唱采茶伴奏多用高边文锣,配三叮鼓、梆子、高胡、二胡、扬琴、中胡、笛子、唢呐等乐器。“唱采茶”很普及的灵山县,各“采茶班”演唱的采茶戏又别有风格和特点。采茶戏有“开台茶”“迎春茶”“点茶”“炒茶”“送哥卖茶”“梳妆茶”“贺茶”“拜年茶”“钱鞭茶”“煞台茶”等10多种程式。戏中的故事一般很诱人,人物性格很突出。主要人物是茶公、茶娘。茶公表演用矮步,茶娘用云步,舞蹈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