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的形式丰富

数百年来,演的是客家事(内容),穿的是客家衣(服饰),说的是客家话(方言),唱的是客家歌(茶歌),跳的是客家舞(表演),从而伴随客家人劳动生息,代代相传。

赣南采茶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曲调清新甜美、歌舞动作欢乐明快。数百年来,演的是客家事(内容),穿的是客家衣(服饰),说的是客家话(方言),唱的是客家歌(茶歌),跳的是客家舞(表演),从而伴随客家人劳动生息,代代相传。它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赣南采茶戏的唱腔和表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唱腔吸收了山歌小调的素材,粗犷、朴实,易于表现现实生活,共有传统曲牌约300首。

赣南采茶戏人物通常由“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组成,表演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于小丑、小旦两个行当。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的“正丑”,一是丑行丑扮的“反丑”。“正丑”主要扮的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年汉子,其性格勤劳朴实,爽朗大方,乐观风趣,机智勇敢。演唱时载歌载舞,活泼轻松,其高矮步法有机结合,节奏明快;“反丑”多是扮演一些烟鬼、赌棍、地痞流氓、浪荡公子等反面人物,表演动作多是模拟一些动物形象。小丑脸上抹白鼻子,形如青蛙、蜻蜓、蝴蝶之类,其语言生动、幽默、诙谐,显示出喜剧、闹剧特色;小旦主要扮一些勤劳纯朴、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少妇。其表演矫健优美、朴素大方,主要身段有扇花、灯花、伞花、梳妆、挑帘、绣花、打鞋底、采茶、做茶、上楼下楼、开门关门、床前驱蚊、倒茶端凳、过桥涉水、上山下山、摆字解谜、调情挑逗等。小旦还有一些优美的身段组合,如翻身组合、手法组合、指法组合等等,千姿百态,名目繁多。一般走台步时手拿手帕自然摆动,台前有慢步、碎步、方步、云步、蹉步、快步、快碎步、跑步等基本步法。基本功则分为彩步、挂身、扇子、手帕等,动作手巾功及梳妆、挑手、刺绣、舌花等,清新明快,精美细腻;唱腔甜润悦耳、清脆动听。

分享到:

上一篇:赣南采茶戏的艺术特色   下一篇:赣南采茶戏的地方特色浓郁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