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采茶戏的特色

粤北采茶戏表演载歌载舞,形态健美,刚健敏捷,活泼优美、轻松奔放,富有乡土气息。高矮步、云手、摸步、扇子花、独舞、对舞是其特有的表演形式。

粤北采茶戏表演载歌载舞,形态健美,刚健敏捷,活泼优美、轻松奔放,富有乡土气息。高矮步、云手、摸步、扇子花、独舞、对舞是其特有的表演形式。

粤北采茶戏行当有生、旦、丑三行,以旦、丑为主。旦角又分花旦、正旦(或称“嫂旦”)、彩旦(或称“摇旦”“丑旦”)、老旦几类。旦角表演基本功,通常是包括唱、做、念、舞,大体可归纳为:步法、指法、梳妆、扇花、手巾等几项基本功组合。其中比较能表现采茶戏旦角表演特色的是:彩步、马步、蹉步;摇扇、拨扇、挽腕圆扇、八字扇、含羞扇和八字巾、挽腕圆巾、拨巾、浪翻巾等采茶传统表演基本功。方巾和长方巾在现代戏中也常运用。生、丑角的舞蹈动作,则多用矮子步、扇花步、单袖筒。

粤北采茶戏表现语言,以客家方言演唱,无论在人物安排、情节设计或语言运用上,都很注意突出活泼欢快风趣的喜剧特色,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轻松活泼、淳朴幽默的喜剧风格。

粤北采茶戏演唱形式常采用“一唱众和”式。即台上一名演员演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嗬”、“咿哟”之类的帮腔。语言明快生动,唱词清新隽永,演唱、帮腔、锣鼓伴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风格独具,也更带泥土的芳香。

分享到:

上一篇:赣南采茶演绎民间故事   下一篇:桂南采茶的艺术特色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