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后的二人台

在表演方面,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火爆曲子"(又称“带鞭戏”)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码戏”。

民国以后,随着二人台的向外传播,在演出中,艺人们对二人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从民歌中汲取素材,并加以改编,如《走西口》原来是以第二人称对唱的形式演出,改编后成为以第一人称进行表演,加进了情节和人物的小戏。随着二人台演出内容的丰富,它的音乐、表演和服饰也有所创新。在音乐唱腔方面,由原来的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发展为多曲联用;唱腔也出现了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简单的板式变化。在表演方面,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火爆曲子"(又称“带鞭戏”)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码戏”。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二人台历史   下一篇:建国后的二人台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