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采茶戏的杂腔小调包括:灯调、歌腔和小调三种。茶灯调又称花鼓采茶调,是传统小戏或折子戏所用的腔调,许多都是因戏名而得名,茶灯调中有一些早期的茶灯与牛灯腔调。如属于茶灯的(采茶调),是典型的两句体民歌,其旋律基本只用613三个音加一个不稳定的微升音5。又如属于牛带茶灯的《打春锣》,它类似说唱音乐的数板。有上下句结构的雏形。其旋律基本上只有613三个音,与萍乡地方语言的声调紧密结合,三个音上下跳跃,异常活泼。加之演唱时衬以小鼓小锣伴奏,又显得热烈欢快。进入半班以后,茶灯与牛灯腔调虽在萍乡采茶戏的唱腔中不是基本腔调,但其基本旋律与演唱风格都渗透进所有基本腔调之中。正由于它与外来腔调的融合,才形成了本剧种唱腔的独特风韵。
歌腔,是1955年以后吸收地方皮影戏中的高腔,供不同行当的角色在特定情景中演唱。
小调,指传统剧目中用作插曲的民歌小调,如《十杯酒》、《十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