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采茶戏的唱腔特点

唱腔:蕲春采茶戏的唱腔分男腔和女腔。男女腔又各分三眼、二眼、对词、二行、火工、嚎啕、倒板、四平调、回魂腔以及小调等。

唱腔:蕲春采茶戏的唱腔分男腔和女腔。男女腔又各分三眼、二眼、对词、二行、火工、嚎啕、倒板、四平调、回魂腔以及小调等。

三限:4/4拍子,一板三眼。演唱时,速度较缓慢,长于抒情叙事。常用在戏中。

二眼:又称“跨门板”,2/4拍子,一板一眼。演唱时,速度比三眼稍快。节奏上。第一句第二小节的第一拍都要休止一整拍或半拍。二拍常于叙事。多用在大戏中。

对词:蕲春采茶戏中的三眼、二眼、统称眼腔。眼腔中男女对唱时的一种唱腔形式称为“对词”记谱时为2/4拍子,演唱时,速度为中速偏慢。多用于剧中男女双方抒情性或问答性的对唱。

二行:有的艺人称它为“二琴”。记谱时为2/2或2/4拍子。是剧中人激动诉说时经常采用的唱腔。

火工:又名“快板”。1/4拍子,有板无眼,有时随剧情唱词内容变化的需要,突转为快速的1/8拍子。常用于剧中人恼怒、惊慌、紧张等情绪时的演唱。

嚎啕:前部分为4/4拍子或2/4拍子,后部分为散板形式。多用于剧中人悲伤哭泣时的演唱。

四平调:又名“花鼓腔”、“四马回堂”。记谱为2/4拍子,一板一眼。在剧中常用来描景抒情,表现剧中人愉快、喜悦的心情和欢乐的情绪。

回魂腔:又名“落魂腔”。2/4拍子,一板一眼。传统剧目中鬼魂出场时唱它。演唱中,锣鼓伴奏时去掉小锣,改用马锣,与大锣、拔一起演奏。

小调:分两种。一种是小戏中所唱的小调。这种小调的曲名多以戏名来称呼。如小戏《讨学俸》、《打豆腐》、中所唱的调,曲名就叫讨学俸、打豆腐;一种是大戏中所唱的小调,如《槐荫记》中仙女们织绢时所唱的《五更鼓儿》,曲名就叫“五更鼓儿”。

分享到:

上一篇:蕲春采茶戏的演出特点   下一篇:蕲春采茶戏的剧目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