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蕲春采茶戏的起源说近似黄梅戏的起源说。
二、蕲春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大戏三十六回,小戏七十二回”之称,与黄梅戏传统剧目“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谓完全相同,且两者的剧目名称和内容大同小异。
三、蕲春采茶戏的唱腔除三眼、二眼的腔名与黄梅戏不同之外,其余的唱腔如二行、火工、对词。黄梅戏有对板、嚎啕,黄梅戏有哭板、四平调又名四马回堂、花鼓腔,黄梅戏亦有花鼓腔之谓、回魂腔,黄梅戏有阴司腔,又称还魂腔,以及以戏名命名的小调等。在腔名或音乐结构上皆与黄梅戏相同或类似,而且各腔之功能和表现作用诸多相同。即使是三眼,记谱也是4/4拍子,其男、女腔的调式亦与黄梅戏男、女“平词”的调式相同。只是二者旋律在旋法上各异。其“甩腔”、”迈调”更与黄梅戏唱腔中的“行腔”“迈腔”的意义和作用相同。
四、蕲春采茶戏的帮腔演唱形式腔中添加衬词,以及锣鼓伴奏过门等方面,与早期的黄梅戏完全相同。
五、在舞台装置、化妆、服装、道具等方面的历史传统几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