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二人台常用的演唱方法

每个地方戏曲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和行腔习惯。二人台唱腔是在吸收了“爬山调”、“山曲儿”、“晋剧”、“秦腔”、“民间社火”、“民间秧歌”等一些戏曲和民歌成份后,在蒙汉音乐多元文化的基础上生根、发展起来的,从而形成了它一系列的板式变化。

每个地方戏曲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和行腔习惯。二人台唱腔是在吸收了“爬山调”、“山曲儿”、“晋剧”、“秦腔”、“民间社火”、“民间秧歌”等一些戏曲和民歌成份后,在蒙汉音乐多元文化的基础上生根、发展起来的,从而形成了它一系列的板式变化。

下面介绍几种府谷二人台常用的演唱方法:

1、满腔满字唱法。这种唱法多用于女声演唱和速度较慢的曲调。特点是演唱与旋律出入不大,不增词加句,不增音减拍。

2、真假声混合与翻八度唱法。这是二人台沿用山歌的一种唱法,多用于男声演唱。由于翻高八度与女声形成同腔同度,色彩效果十分强烈。男声使用的假声一般都在a1-f3之间,最高可达g3,而且演唱者也要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与内容的需要做灵活处理。

3、花花腔。花花腔是二人台唱腔中比较突出的一种,即在原有旋律、节拍的基础上,利用增加虚字衬词、音符、装饰音,巧妙地嵌入乐曲中,从而使曲调变得复杂华丽,既富有歌唱性,又使音乐形象更加别致、细腻。譬如:《走西口》一剧中的唱词“所生下我一枝花”中的“花”字,在原来的一个“花”字上又增加了八个“花”字,音域提高了一个八度,乐谱由八分音符转换为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并运用几个上下滑音处理,使“玉莲”形象显得更加俏皮伶俐、活泼可爱,每个字、音听起来既清晰,又华丽,像绕口令一样,节奏跳跃,富有轻快弹跳的乐感,更具艺术表现力。

4、夹说带唱。夹说带唱即说唱结合。有时似说非说,似唱非唱,一般在谱面上很难反映出来,多是老艺人口传心授。夹说带唱亦指在该拖腔的地方不拖腔,而用增加唱词“说唱”来代替。过去,二人台演员上了年纪的体力与精力都大不如前,或由于自身音域、嗓音条件有限,故而在演唱中不拖腔,而适当地加入“说”的部分,演唱起来就省好多力气,也更加自如,所以夹说带唱也是一种较为省力的唱法。夹说带唱已经形成二人台独特的一种唱腔,被广泛运用。

5、扒圪梁钻山沟。“扒圪梁”与“钻山沟”是二人台老艺人的一句俗语。艺人们把那些嗓子条件好的二人台演员,总在高声区满腔满字的演唱称作“扒圪梁”;对嗓子条件相对较差而采用中低音来演唱称作“钻山沟”。

6、休止断腔。“休止断腔”就是在原曲谱上没有休止记号,但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演唱者后加了休止符,来丰富唱腔。有时运用四分休止,有时为八分休止,使唱腔灵活多变、有声有色、强弱分明。在悲、喜剧中均可运用。譬如府谷二人台剧团的刘美兰在演唱《走西口》中就运用的是休止断腔。运用休止断腔与声断气不断的演唱方法来刻画人物,效果很好。

分享到:

上一篇:二人台与二人转有哪些区别   下一篇:二人台唱腔的语言特色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