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角色行当

梨园戏在角色行当和演出形式方面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梨园戏的行当设置沿用宋元南戏的旧制,早期只有生、旦、净、丑、贴、外、末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

梨园戏在角色行当和演出形式方面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梨园戏的行当设置沿用宋元南戏的旧制,早期只有生、旦、净、丑、贴、外、末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大梨园增加了老旦(也叫老贴)和二旦,一般不超过七人(但近几十年来又增加了一些角色),由于梨园戏的角色比较少,所以往往要演员兼扮,比如说这一出生演这个人物,到了下一出这个人物不用上场,生就可能扮演其他的人物,所以只能演文戏。由于有了兼扮,梨园戏就有相应的规定,一个戏的某个人物只能由固定的某一行当来扮,不能随便地兼扮。大梨园还有"棚主",就是每一出戏都要有扮演某个人物的某个行当来充当固定的棚主,由这个角色来掌握这出戏的演出,这算是古代的一种舞台调度手法。传统剧目保留了宋元南戏的体例,往往以男主角命名。

分享到:

上一篇:梨园戏的分类   下一篇:梨园戏的荣誉介绍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