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采茶戏的发展(三)

武宁采茶戏的几起几落,深深地反映时代的变革和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虽然有造诣的老茶戏艺人相继谢世,但在广大农村中能唱能演茶戏的人比比皆是,业余剧团仍在草台上演出不辍。

幕阜山下夕阳红

1984年,为使武宁采茶戏延续生存,江西省文艺学校武宁县采茶班应运而生,9月正式成立。两次共招收学员62名,经过四年的艰苦培训,1987年12月参加九江市戏剧节,学员演出《阴差阳错》,获演出优秀奖、编剧、导演、美术设计一等奖、作曲二等奖,9名学员获优秀新苗奖。1988年11月正式成立武宁采茶剧团,坚持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剧目有《翠花贫》 、《乌金记》 、 《于成龙私访》等,丰富了山乡的文化生活,武宁采茶戏再次进入复兴发展期。

受中国戏曲普遍不景气的大气候影响,采茶剧团于1993年撤销,员工安排至各单位,武宁茶戏又一次跌落低谷。

武宁采茶戏的几起几落,深深地反映时代的变革和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虽然有造诣的老茶戏艺人相继谢世,但在广大农村中能唱能演茶戏的人比比皆是,业余剧团仍在草台上演出不辍。

2004年9月,武宁县老年体育协会成立了采茶剧团,巡回演出,以推动各地群众业余茶戏活动,在已动工兴建的夕阳红工程老年人活动中心,设计有可容三至五百人的小剧场,供采茶剧团演出。县文化宣传部门亦已将发展古老茶戏列入议事日程。这朵百花园中的奇葩,历经风霜冰雪的煎熬,但它根深蒂固,有肥土沃壤的培育,阳光雨露的滋润和广大群众的爱护,她定能越开越艳,盛开在幕阜山下。

分享到:

上一篇:武宁采茶戏的发展(二)   下一篇:武宁采茶戏的发展(一)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