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剧目的艺术特色

从经常上演的的剧目和反映的内容,可以知道产生二人台时代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生活。不论表现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大都以男女爱情为主线,所以爱情成了二人台剧目的主要内容。

从经常上演的的剧目和反映的内容,可以知道产生二人台时代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生活。不论表现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大都以男女爱情为主线,所以爱情成了二人台剧目的主要内容。在台上直呼“哥哥妹妹”,便越发表明它和生活的贴近,这种直接表现生活的特定语言,有时叫你分不清是提炼的艺术,还是生活本身。《走西口》就是这样。太春临行前,玉莲如泣如诉的嘱咐,道出了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腐败——“哥哥你要走西口”反映了经济上的贫困和无视百姓“年谨”苦的社会制度,“心如刀搅疼难忍,含泪送亲人”反映了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对生离死别制造者的控诉。就反映经济状况的物质生活有:打枣充饥的(《打酸枣》,《打樱桃》)挖菜填肚的(《姑嫂挑菜》)走江湖做买卖的(《卖碗》《打金钱》),牧羊糊口(《五哥放羊》)刍荛御寒的《刘海砍樵)均为例证。然而,即使如此贫寒,也不能改变人们热爱生活的天性,他们照样顽强地“寒中抒情”,“苦中作乐”。正是:富人也有哭时候,穷人也有笑时候;穷人自有穷人的欢乐。他们也要赏灯嬉闹(《挂红灯》、闹元宵》),他们也要约会“逛公园”(《挑菜》,《打连成》、《游花园》)。他们更能追求自己的爱,千方百计会见意中人,爱情色彩几乎涂满了所有的剧目。此外,还有反映因厌倦僧侣生活而“凄凄惨惨戚戚”的《尼姑思凡》和嘲弄刁钻刻薄,唯利是图市桧嘴脸的《借冠子》。这些凡人小事,既非才子佳人,也不是帝王将相,而是山村野姑,贫民闺秀和“哥哥”们的爱情。这种纯朴率直的表达方式,是由于艺术上的视野和反映面取决于当时人民的生活天地的。山高皇帝远,对庶民百姓来说,宫廷生活犹如苍天一样高不可及,怎知当朝忠奸之争,群臣之斗呢,当然皇家的繁文缛节更难想像,怎去反映帝王将相呢。至于“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才子佳人生活与“放羊”“挖菜”的“贱民”就更为风马牛不相及了。他们只知道《割韭菜》能吃,《卖菜》得钱能花,《光棍哭妻》不好成家。这才是最下层人的生活,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清淡的生活陶练出朴实的感情。所以,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玉莲和连成式的,不是苏小妹和林黛玉式的,反映在舞台上便是二人台式的。而非其他剧种的。

有的剧目是当时真实生活的直接记录。如《水刮西包头》(实际是几个唱段)。据说在包头发生特大水灾之后的几年内,人们“不忍闻其声”一闻此曲,观众就鼻酸落泪,有的甚至声泪俱下。所以有人说二人台的内容是“生活小戏”就是这个原因。

分享到:

上一篇:略谈东路二人台   下一篇:二人台表演体现的形式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