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山歌体的内在韵律美。因为采茶调的本身就是一种山歌,再加上受到安庆地区的方言和民谣的影响,使得它具有山歌的内在韵律,如黄梅小戏《山伯访友》的唱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山歌的那种悠扬流畅,韵味醇厚优美的特点,其对白也具有行云流水、明白如话的特点。
2、语言多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安庆方言由于长时间受到民歌的影响,常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来说明一件事,采茶调就直接继承了这一特点,如黄梅小戏《菜刀记》中,蔡鸣凤之妻见财起意,与人通奸时的一段念白:“和尚见钱也卖经,瞎子见钱把眼睁,跛子见钱望前奔,我女儿见钱愿卖身”再如《牌环记》中老员外的几句咏词“柴靠青山菜靠园,饭靠老天丝靠蚕。哪怕良田堆百万,膝下无子也枉然”等这种赋、比、兴的用法在黄梅戏中比比皆是,正因为受到安庆方言的这中影响,黄梅戏的语言才呈现出雅俗共赏、情浓语淡的特点。
3、语言的乐观夸张化倾向。安庆方言经常将误会纠缠在一起,经常自我解嘲,互相挖苦。这一特点在黄梅小戏《牌环记》、《金钗记》等曲目中表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