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的丑角艺术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它那生动准确而富有美感的舞蹈动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要发展丑角表演中的舞蹈,应采用如下几点:
一、有生活,敢于突破,勇于吸收创新
构成丑角艺术的独特风格,在于敢于突破旧程式,向生活和其他姊妹艺术吸收借鉴,而不是凭空捏造故做鬼脸逗人发笑。就说女丑,从化妆到表演,大都从生活中那些媒婆、巫婆那里去捕捉体验,将她们的典型动作、神态、内心活动给予艺术的夸张,从而形成了活泼幽默又富于女性美的女丑舞蹈及表演风格。再说男丑,它是借鉴了模拟动物的动作,那诙谐而又富有美感的动作,形似动物神似人,自成一格,别有一番情趣。
继承和借鉴是革新创造的前提和基础,而革新创造,又正是对遗产的最好继承。历史上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是较好地处理了继承和革新的关系――既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又有了新的发展――从而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地位。袁善全这位赣南采茶戏的表演艺术家,他就是继承了赣南采茶戏老艺人中的丑角艺术,对其他姊妹艺术大胆吸收,同时,又将生活中人们的独特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于是便塑造出《钓拐》中的刘二和《茶童戏主》中的朝奉这两个个性鲜明的丑角形象。
二、美化
所谓的美是夸张的美,变形的美,同时也是极富赣南特色的质朴美。所谓美化也就是舞蹈化,从生活真实演化为艺术真实。从宋元杂剧到明清的传奇,特别是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的兴起,数代艺人信守这一审美理想,对复杂的生活和人物,长期观察认识,精心概括、提炼,在上千年的孕育、创造、丰富和发展中,舞蹈美不仅仅作为以形象描写的艺术手段,也作为戏曲艺术形象的本身,体现出在戏曲表演体系里的美学价值。我们所熟悉的女子独舞《家长里短》,表现的是一位媒婆形象,其动作极为丰富,而又不失媒婆的个性。
三、加强演员的训练
俗话说,没有经过严格戏曲舞蹈训练的演员,是没有能力走上戏曲舞台的。赣南采茶戏艺术特点之一是重“功”,重在“基本功”,例如,“矮子功”是戏曲“步法”中一门要求极高的功夫。在传统戏中,著名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艺术家华飞在赣南采茶戏《钓拐》中,在传统“矮子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将“矮子步”变化为一种在表演中以优美高难的功夫绝活的特殊台步作为塑造人物的手段。华飞对“矮子步”的改造运用,不但受到专家、同行们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也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赞许。是他把角色“刘二”的表演形式凝炼化、典型化,并做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创造。这就要求我们的演员要熟练掌握动作的基本功,其它动作亦如此,并结合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等表演手段,使这些表演手段与人物的内在精神联系起来,恰到好处地结合为一体,只有这样,我们所扮演的人物才能有无穷的光彩,栩栩如生,神采奕奕,且有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中的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富有特色的表演艺术风格征服着每一个观众。社会不断进步,文化艺术事业也不断进步发展,作为赣南艺术代表的的赣南采茶戏也一定能够在良好的背景下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