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调二人台表演形式

爬山调是群众抒情言志的口头诗歌,不管你是不识字,还是文化人,都可以交流情感,表达心声。在表达的过程中,不需要舞台,不需要观众的多少,更不需要观众的认可。

爬山调是群众抒情言志的口头诗歌,不管你是不识字,还是文化人,都可以交流情感,表达心声。在表达的过程中,不需要舞台,不需要观众的多少,更不需要观众的认可。爬山调是一种民歌体。它的特点是:俩句一组,字数不一。爬山调多用比兴和叠字重音,语言是本地区劳动人民的口语,明白话。抒情时,一唱三叹。

河套地区的爬山调,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生活天地,习俗风情,一股山药疙瘩味道。它富有生命力,散发着淳朴的天然的泥土芳香。主要原因是,它的根深深地扎在肥沃泥土中。淳朴感人,不以华丽浮躁取胜。歌唱时候一板一眼,风趣押韵。不管是唱的还是听的,流畅悦耳,音韵和谐,如果加上“呀”等字,更加悦耳动听,回味无穷。

二人台就不一样了,它要有演出场地,需要一定的乐器,还要有观众。在广袤的农村田野,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晚风习习,河套地区一个小村庄就要演出二人台,给小村增添了几分喜庆。演出场地早早地被孩子们“瓜分霸占”,等待大人们的到来。正式剧目没有开始演出,乐队开始演奏牌子曲,权当作开场。一把二胡,一张洋琴,一支笛子,梆子一齐演奏。尤其是晚上,农村空气湿润,声音传播的很远。十里八村都可以听到。这悠长,嘹亮,明亮的曲调让人如醉如痴。

有很多的二人台剧目,就是直接从爬山调改编过来的。最著名的就是《打樱桃》《种洋烟》等。

分享到:

上一篇:东路二人台的起源发展   下一篇:二人台语言的表现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梨园资讯|名家名段|戏曲人物|戏曲伴奏|戏曲曲谱|戏曲台词|戏曲文献|梨园漫话